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普外科

温馨提示:积极处理咳嗽、便秘等易引起腹压增高健康搜索的伴发疾病,预防本病的发生。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病因

1.取骨导致局部缺损,薄弱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与切口或腹膜裂开无关,髂骨取骨不当,导致盆,腹壁缺损,薄弱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

(1)取骨不当和过大,导致盆壁局部缺损。

(2)下腹侧腹壁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等构成,其中:腹外斜肌起于下位7对肋骨的外面,腰背筋膜,髂嵴外缘以及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起自下位5对肋骨,腰背筋膜,髂嵴中央部以及腹股沟韧带外1/2;腹横肌始自下位5对肋骨,腰背筋膜,髂嵴内侧缘,止点在腹股沟韧带的外1/3,髂嵴,部分髂翼的内外板和髂前上棘被切除,造成了盆壁局部骨缺损并使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股沟韧带止点失去附着处,而且取骨时未对损伤的腹壁肌肉起点和腹股沟韧带止点重新修复固定,其结果是除盆壁骨性缺损外,尚引起了较大范围的下腹壁松弛,膨出,为术后疝的发生提供了解剖基础。

此外,本病发生后,随着病程的进展,疝块的增大,局部肌肉,腱膜受压萎缩退化加重,可使局部解剖结构日益薄弱,缺损增大。

2.腹壁腱膜结缔组织薄弱,不能抵抗腹内压力 由于老年人脂肪组织的增多和脂肪的浸润,韧带及肌腱等组织退行变性,尤其老年多产妇,在反复妊娠的过程中,腹壁肌肉牵拉受损而薄弱,可致腹壁组织松弛,薄弱,此外,本病患者多因骨折不愈合,行植骨手术,手术后卧床时间长,全身肌肉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加速了肌肉组织的退变。

3.腹压增高 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或长期咳嗽,以及长期习惯性便秘病史,或因手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卧床期间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等因素,可使患者腹内压增高,促进了疝的发生。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简介

髂骨取骨手术后,因骨盆壁局部缺损和腹壁腱膜结缔组织薄弱,在腹压增高时致腹腔脏器由盆侧腹壁突出的,称髂骨取骨后盆,本病临床罕见,多发生于老年人和多产妇女。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预防

1.正确取骨。包括:避免将髂嵴、髂翼全层切除,可仅切取其外板,以免损伤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附着处;勿切除髂前上棘以防损伤腹股沟韧带止点并导致下腹壁松弛。

2.一旦损伤肌肉起点和腹股沟韧带止点健康搜索应予缝合以修复,如有必要可直接应用人工补片(Gore-Tex)修复加强取骨处盆、腹壁。

3.积极处理咳嗽、便秘等易引起腹压增高健康搜索的伴发疾病。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并发症 并发症 便秘肠梗阻

疝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回纳困难,导致疝嵌顿,出现肠梗阻、肠坏死等危险情况。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症状 常见症状 一侧下腹坠痛

多见于老年人和多产妇女,早期因术后卧床,症状不明显,在骨折愈合后下床活动时发现取骨切口及下腹侧腹壁隐痛不适,逐渐疝出,站立时明显,卧位消失,由于疝环大,极少嵌顿,查体可见取骨手术切口瘢痕,下侧腹壁凸出,并可触及骨缺损和疝环边缘,疝内容物均可还纳。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的检查

早期因术后卧床,症状不明显。在骨折愈合后下床活动时发现取骨切口及下腹侧腹壁隐痛不适逐渐疝出,站立时明显,卧位消失。由于疝环大,极少嵌顿。

查体可见取骨手术切口瘢痕、下侧腹壁凸出,并可触及骨缺损和疝环边缘疝内容物均可还纳。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诊断鉴别

1.病史 患者既往有骨折不愈合,行髂骨取骨,植骨术病史。

2.临床特点 老年多产妇女,在骨折愈合后下床活动时取骨切口及下腹侧腹壁隐痛不适,站立时疝出,卧位消失,查体可见下侧腹壁凸出,并可触及骨缺损和疝环边缘,疝内容物均可还纳。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治疗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护理

①观察切口、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手术时仔细止血为主,术后伤口一般不需加沙袋压迫,但如有切口血肿,应予适当加压,阴囊渗血时应予抬高,可在二大腿间贴宽胶布条将阴囊托起或用丁字带兜起阴囊。

②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避免咳嗽,如必须咳嗽时应用手掌扶持伤口,在增加腹压时(如咳嗽)稍稍加用手掌压于切口。

③术后平卧,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术后1~2日卧床翻身及两上肢活动,术后3~5日才可坐起,逐步床活动。

④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切口敷料不被污染。

⑤术后6~12小时,麻醉消失。根据患者食欲可进流食,逐步改为半流及普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