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内科 , 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饮水须煮沸,不吃生菜,防止饮食被污染

阿米巴痢疾病因

感染因素(35%):

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滋养体及包囊两期,滋养体以往将其分为小滋养体与大滋养体,前者寄生于肠腔中,称为肠腔共栖型滋养体,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可使其侵入肠壁,吞噬红细胞转变为后者,称为组织型滋养体,近年来,分子分类学研究证实,两类虫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因此,认为存在肠腔的大部分滋养体为迪斯帕内阿米巴滋养体,为肠腔共栖生物,并不侵入肠壁,而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不论其大小,均具有侵袭性。

饮食因素(30%):

由于食物或饮用水被病原体包囊所污染,所以包囊被吞食后,包囊在进入小肠下段,滋养体脱囊逸出,随粪便下降,寄生于盲肠,结肠,直肠等部位的肠腔,以肠腔内细菌及浅表上皮细胞为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滋养体侵袭肠黏膜,造成溃疡,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时,酿成痢疾,一般认为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性因素中。

阿米巴痢疾简介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寄生于结肠内引起的疾病,常称为肠阿米巴病或阿米巴结肠炎。也可从肠道扩延至其他脏器或直接蔓延至邻近组织,尤其是肝脏,成为脓肿。潜伏期一般为1~2周,可短至4天,长达1年以上。  

阿米巴痢疾预防

煮沸、过滤、消毒饮水,防止吃生菜及防止饮食的被污染,适当处理粪便,防止苍蝇孳生和灭蝇,均为重要措施。检查和治疗从事饮食业的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极为重要。居家饮食卫生,当天的食物不要放在第二天再吃,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容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等要尽量吃完,吃不完可以用保鲜膜封好,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时间也不要超过24小时。外出旅行时,尽量自带食物和水,或到正规的饭店或旅行社指定饭店就餐,凉拌菜要洗净,并用开水烫后,加醋、姜、蒜拌匀后食用,尽量少要或不要凉拌菜。

阿米巴痢疾并发症 并发症 腹膜炎肝脓肿

1.肠内合并症

(1)肠出血:深溃疡可侵蚀血管引起程度不等的肠出血,有时成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大量出血少见。

(2)肠穿孔:多发生于暴发型及有深溃疡的患者,穿孔部位以盲肠,阑尾和升结肠为多见,穿孔后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穿孔较少见,慢性穿孔较多,大多无剧烈的腹痛发作,穿孔发生的时间常难以确定,但全身情况逐渐恶化,X线检查可见游离气体而确诊,有时由于先形成粘连,穿孔后可形成局部脓肿,或穿入附近器官而形成内瘘。

(3)阿米巴性阑尾炎:盲肠部病变易蔓延至阑尾,临床症状与一般阑尾炎相似,但易发生穿孔,据称热带,亚热带地区因阑尾炎而手术者,发现约1/3为阿米巴感染所致。

(4)结肠肉芽肿:慢性病例由于黏膜增生,发生肉芽肿,形成大肿块,极似肿瘤,称为阿米巴瘤,极易误诊为肠癌,多见于盲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处。

2.肠外合并症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可自肠壁静脉,淋巴管或直接蔓延,播散至肝,腹腔,肺,胸膜,心包,脑,泌尿生殖道或邻近皮肤,形成脓肿或溃疡,其中以阿米巴肝脓肿最常见。

阿米巴痢疾症状 常见症状 肠穿孔 粘液便 咳巧克力色痰 腹泻 腹痛 乏力 低热 大便异常 里急后重 腹部不适

潜伏期一般为1~2周,可短至4天,长达1年以上,起病突然或隐匿,可有以下临床类型。

1.无症状型(原虫携带状态):大多数粪便内能找到阿米巴原虫而无症状,包囊仅在常规粪检中发现,并在整个感染期间排出,作为共居者存在,不侵袭组织,这类患者约90%为迪斯帕内阿米巴感染,但也有极少数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而症状不明显,多年保持亚临床状态如腹部不适,气胀,便秘等。

2.普通型:起病一般缓慢,有腹部不适,大便稀薄,有时腹泻,每天数次,有时亦可便秘,腹泻时大便略有脓血,呈痢疾样,如病变发展,痢疾样大便可增至10~15次/d或以上,伴有里急后重,腹痛加剧和腹胀,回盲部,横结肠及直肠部均可有压痛,全身症状较轻微,常有低热或不发热,上述症状一般持续数天至数星期,可自行缓解,如未接受治疗则易于复发,粪检可有少量或多量滋养体,大便有腐败腥臭。

3.暴发型:此型少见,多发生于体弱和营养不良者,起病急骤,中毒症状显著,重病容,有高热及极度衰竭,大便迅速增至15次/d以上,含明显脓血与大量滋养体,甚至肛门失禁,呈水样或血水样,有奇臭,伴呕吐,剧烈腹痛,里急后重及腹部明显压痛,患者有不同程度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有时可出现休克,易并发肠出血与肠穿孔,如不积极抢救,可于1~2周内因毒血症或并发症而死亡。

4.慢性型:常为普通型未经彻底治疗的延续,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腹泻反复发作,或与便秘交替出现,一般腹泻每天不超过3~5次,大便呈黄糊状,带少量黏液及血液,有腐臭,常伴有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症状可持续存在,或有间歇,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星期或数月,间歇期间可无任何症状,常因疲劳,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情绪变化等为复发的诱因,久病者常伴有贫血,乏力,消瘦,肝大及神经衰弱等,易并发阑尾炎及肝脓肿,大便检查可找到滋养体或包囊。

典型阿米巴痢疾诊断不难,确诊有赖于粪便中找到病原体,不典型病例往往需借助结肠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等措施。

 

阿米巴痢疾的检查

1.粪便检查:为确诊的重要依据,典型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的腥臭,粪质较多,含血及黏液,镜检可见大量黏液成团的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据称可直接从粪便PCR法鉴别出两种内阿米巴。

2.血清学检查:应用阿米巴纯抗原可以作多种免疫血清学诊断试验,无症状排包囊者抗体检测为阴性,目前已应用重组抗原检测抗体,据报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

3.核酸检测:主要提取脓液或粪便培养物,活检的肠组织及脓血便的DNA,以适当的引物进行扩增反应,目前认为按溶组织内阿米巴编码分子量为29×103/30×103多胱氨酸抗原(又称peroxiredoxin)基因设计的引物最为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病变部有充盈缺损,痉挛及壅塞现象。

阿米巴痢疾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

一般起病较慢,中毒症状较轻,痢疾样腹泻次数较少,有果酱样大便,容易反复发作,由于其症状轻重不一,且缺少特征性,故对慢性腹泻或有含糊不清的肠道疾病者,应考虑有本病可能。

2.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发现病原体后尚须鉴别非致病性阿米巴原虫,目前血清学检查发展很快,是诊断阿米巴病的关键性实验,大约有90%的患者血清,可通过ELISA,间接血凝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检测不同滴度的抗体,PCR诊断技术为十分有效,敏感及特异的方法,WHO专门委员会建议,镜下检获含四核的包囊,应鉴定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或迪斯帕内阿米巴;粪中检测含红细胞的滋养体,应高度怀疑为溶组织内阿米巴;血清学检查高滴度阳性,应高度怀疑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阿米巴病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

3.结肠镜检查

对那些显微镜检查,血清学及PCR检查均未获阳性结果,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可行结肠镜检查或纤维肠镜检查,约2/3有症状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溃疡,表面覆有黄色脓液,边缘略突出,稍充血,溃疡与溃疡之间的黏膜正常,从溃疡面刮取材料作镜检,发现滋养体机会较多。

4.X线钡剂灌肠检查

病变部有充盈缺损,痉挛及壅塞现象,此种发现虽无特异性,但有助于阿米巴瘤与肠癌的鉴别。

5.诊断性治疗

如临床上有高度怀疑而各种检查又不能确诊时,可选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如效果确切,诊断亦可成立。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

2.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肝脾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便毛蚴孵化,直肠黏膜活检虫卵及环卵沉淀试验或循环抗原检测等阳性可资鉴别。

3.结肠癌:一般年龄较大,排便习惯改变并有不畅感,粪便变细且含血液,有渐进性腹胀,肛指检查,X线钡剂,结肠镜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4.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左侧痉挛性疼痛,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溃疡多而易出血,多次病原体检查阴性,血清免疫学试验阿米巴抗体阴性,抗阿米巴诊断性治疗无效等可作出诊断。

阿米巴痢疾治疗

在治疗上以导滞、行气、和血为原则。初期属湿热证,所谓“利无止法,以通为止”。后期属虚证或虚中挟实证,以攻补兼施,或温补收涩为主,不可过于苦寒,损伤脾胃。若病情危重者,属内闭外脱者,急宜回阳救脱,积极抢救。

阿米巴痢疾护理

治疗期间应调换工作,平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卫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