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的贫血–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内科 , 血液科

温馨提示: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慢性疾病的贫血病因

病因:

其与其他系统性疾病所继发的贫血不同,如肝病,肾病及内分泌疾病所继发的贫血,其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以下各方面:(1)红细胞的寿命缩短;(2)骨髓对贫血状态的反应障碍;(3)铁的释放及利用障碍;(4) 精神因素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

慢性疾病的贫血简介

慢性疾病性贫血是指在一些慢性感染如肺结核,肺脓肿等、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炎性肠病等,肿瘤如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及外科创伤持续1-2个月后所伴发的贫血,其特征为血清铁低,总铁结合力亦低、而贮存铁增加的贫血。

慢性疾病的贫血预防

以下预防内容仅供参考:

第一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牛奶;4个月后应添加蛋黄,肝泥,肉末,豆粉,煮烂的菜叶等含铁的辅食;牛奶喂养的小儿应提早于2—3个月添加,小儿时期每天铁的需要量为10—15毫克,青春期的女孩每天为20毫克,当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铁的含量达不到这个要求时,应从补铁的药物中摄取。

第二掌握科学喂养技能:供给的食物一定要结合小儿年龄,消化功能等特点,营养素要齐全,其量和比例要恰当,食物不宜过于精细,过多含糖,过于油腻,调味品过于浓烈以及带有刺激性,其品种要多样化,烹调时不要破坏营养素,并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儿食欲。

第三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由于每一种食物都不能供给人们所必需的全部营养成份,所以膳食调配一定要平衡。

第四纠正一些不良的进食习惯:如强迫,引诱进食以及挑食,偏食,彻底治疗各种慢性失血性疾病。

慢性疾病的贫血并发症 并发症 贫血胃癌肠癌

恶性肿瘤所致的贫血

恶性肿瘤,特别是大多数的实体瘤,在老年的患病率较中青年高。因为,老年人有贫血要高度警惕有无恶性肿瘤。有时,贫血可以是恶性肿瘤的首现症状,如胃癌及肠癌。

恶性肿瘤引起贫血的机制与慢性感染引起贫血的机制相似,为铁利用障碍。其他因素还有:①癌细胞转移至骨髓而影响正常造血机制,此称为骨髓病性贫血;②肿瘤细胞生长过块或消化道肿瘤引起营养吸收障碍,导致造血原料不足的营养不良性贫血;③肿瘤本身如消化道肿瘤所致胃肠道慢性失血;④放疗、化疗对造血系统的影响,老年人因骨髓功能低下,对放疗、化疗的耐受性差,易出现骨髓抑制;⑤老年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从而导致贫血加重;⑥在因癌细胞侵犯而变狭窄的血管中,或由于肿瘤组织释放组织凝血因子,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形成纤维蛋白网,使红细胞行进时受阻而破色,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肾性贫血

是肾脏疾病进展恶化导致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为尿毒症比较早期出现的特征之一。当尿素氮大于17.9mmol/L,肌酐大于354μmol/L时,贫血几乎必然发生。可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有可见于糖尿病肾病、肾囊肿、肾结核、肾动脉硬化,代谢异常及血液动力学障碍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有的病人在上述疾病检查中发现贫血,也有的因贫血就诊检查才发现肾炎衰竭。此种贫血在老年贫血中较常见。其发病机制为:①由于肾脏内分泌功能失常,致红细胞生成质(EPO)生成障碍而使红细胞生成减少,此为肾病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②代谢异常,潴留的代谢产物抑制红细胞生成及分化,并损害红细胞末,使其寿命缩短,③骨髓增生不良,④尿毒症时,禁食、腹泻及容易出血等会造成缺铁、叶酸缺乏和蛋白质不足,尿中蛋白的丢失,特别是运铁蛋白的丢失,也易造成贫血;⑤尿毒症病人常有各种出血而致慢性失血。

慢性疾病的贫血症状 常见症状 粒细胞减少 头晕 心悸伴乏力、面色苍白

临床表现主要为轻到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很少低于90g/L,HCT不低于32%,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约1/3~1/2患者表现为低色素或小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低于正常,铁饱和度正常或少低于正常,血清铁蛋白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亦增高,骨髓中铁幼粒细胞减少而巨噬细胞内贮存铁增多。

慢性疾病的贫血的检查

血红蛋白罕有低于8g/dl。

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的测定,如果除慢性病的贫血外还存在缺铁现象,则血清铁蛋白不增加(一般保持在<100ng/ml);在感染,炎症或癌症时血清铁蛋白低水平。

慢性疾病的贫血诊断鉴别

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是HGB低于130g/L(男性)和120g/L(女性)。国内目前尚无6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的统一标准,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目前认为白仓提出的RBC<3.5×1012/L,HGB<110g/L,HCT<0.35作为老年人贫血的标准较为合适。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贫血相鉴别,如地中海贫血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 ,叶酸缺乏所致贫血,缺铁性贫血等,本病除了贫血的症状外,还有原发病的症状。

慢性疾病的贫血治疗

治疗基本疾病很重要。由于贫血一般较轻,通常不需输血。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在少输或不输血的情况下纠正贫血,特别在癌症患者,所用剂量较肾衰的稍高(150~300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2周后若有效,则Hb>0.5g/dl,血清铁蛋白<400ng/ml。需补充铁以保证红细胞生成素发挥充分的疗效。

慢性疾病的贫血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