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其他

温馨提示:消除传染源要消灭马类间鼻疽的流行。

鼻疽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原体为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mallei),本菌几经易属,曾命名为鼻疽费氏杆菌(1918年),鼻疽放线杆菌(1933年),鼻疽不动杆菌(1964年),鼻疽假单胞菌(1966年)等,1993年,国际上根据新发现本菌的生物学特性,将其列入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由于国内仍广泛使用鼻疽杆菌这一简称,所以本节也用此名,鼻疽杆菌为微弯棒状杆菌,大小不一,长为2~5μm,宽0.5~1.0μm,多孤立,有时可成对排列,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染色阴性,在脓汁中大部分游离于细胞外,有时在细胞内见到,本菌为需氧性,温度在37~38℃,pH6.8~7.0生长最适宜,在普通培养基上本菌生长不佳,但在1%~5%的甘油肉汤中发育良好,在马铃薯培养基上能产生一层淡黄色蜂蜜样菌苔,以后逐渐变为棕红色,本菌生长较缓慢,一般需48h,正常菌落为光滑型(S),变异后的菌落可出现粗糙型(R),皱襞型(C),矮小型(D),黏液型(M)或伪膜型(P)等,本菌应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相鉴别,其要点见表1,鼻疽杆菌能产生两种抗原,即特异性多糖抗原和共同抗原(蛋白质成分),后者与类鼻疽杆菌在凝集试验和皮肤试验均有交叉,本菌不产生外毒素,其菌体内毒素的蛋白质部分即鼻疽菌素(mallein)能使感染动物产生变态反应,可作皮试抗原用于诊断,本菌抵抗力较强,在粪,尿中可生存4h,水中生存70天,灭菌的自来水中生存6个月,但在干燥环境中仅生存10~15天,日光直接照射24h或加热56℃ 15min均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在3%煤酚皂溶液,10%石灰乳,2%甲醛中1h即可杀死。

(二)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菌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发现。

鼻疽简介

是由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传染病,原系马、骡及驴等单蹄兽类较为多发的一种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或染有致病菌的物品而受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热,呼吸道、皮肤、肌肉等处出现蜂窝织炎,坏死、脓肿和肉芽肿。有些呈慢性经过,间歇性发作,病程迁延可达数年之久。公元前330年Aristotle对本病有所记载,并用拉丁语“Malleus”(恶性之意)命名本病,Apeyrtos(公元375)对马类发生鼻疽作了观察。Royer(1837年)首先描述了人类鼻疽,Löffer和Schütz(1882)首次从死于鼻疽的马体中检出致病菌,1985年将此菌定名为鼻疽杆菌(Pseudomonas mallei)。

鼻疽预防

1.消除传染源 首先要消灭马类间鼻疽的流行。

(1)检测:应用鼻疽菌素滴眼试验,可以鉴别出感染和未感染的马匹,即将鼻疽菌素滴入马眼结膜囊内,于滴眼后的第3,6,9,24h观察反应,如发生结膜炎,并分泌脓性眼眵者为阳性反应。

(2)隔离:根据检测结果,将马属动物群分为患病群、疑似感染群和假定健康群三类。隔离观察疑似感染群、假定健康群,经6个月观察,不再发病方可解除隔离。曾与病畜接触的马匹,即使其眼试验阴性者,亦应隔离3周观察。  

(3)扑杀:已证明受感染的马类,不论其症状有无,都应在不放血条件下立即处死,并深埋。

2.清除传染途径:对污染的马厩杂物应用含氯石灰等彻底消毒。污染的垫料及粪便等采取堆积泥封发酵、高温等方法处理后方可使用。

3.保护易感人群:对从事马匹工作的人,进行预防知识的教育,对患者应特别注意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消毒。对从事鼻疽杆菌检验的实验室工作者,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与消毒。对可疑受染者进行医学观察3周。发现病人时,应在严格条进下进行治疗,痊愈后方能出院。

 

鼻疽并发症 并发症 菌血症肺炎

病菌进入血液可引起菌血症,还可引起肺炎,内脏多发性脓肿,多发性关节炎或引起死亡。

鼻疽症状 常见症状 口腔黏膜溃疡 鼻中隔穿孔 淋巴结肿大 腹泻 关节酸痛 低热 败血症 黑色鼻涕 带血粘脓鼻涕

人鼻疽潜伏期差异较大,一般为数小时至3周,平均为4天,甚至延迟至10年之久,临床上可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鼻疽 起病急骤,皮肤感染部位出现急性蜂窝织炎,局部肿胀,继则坏死及溃破,形成边缘不整,创底灰白的溃疡,并覆有灰黄色的渗出物,附近淋巴结肿大,延淋巴管出现多处肌肉及皮下结节性脓肿,脓肿溃破后排出红色或灰白色脓液,其口甚难愈合,可形成瘘管,如致病菌由上呼吸道侵入,可使鼻部出现蜂窝织炎,鼻腔,口腔黏膜溃疡及坏死,鼻中隔穿孔,腭和咽部亦有溃疡形成,常先排出血性分泌物,继而流出脓性分泌物,致病菌亦可侵犯下呼吸道,造成通常伴有全身违和,头痛,发冷及不规则发热,周身酸痛,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及脾肿大等,患者常极度衰竭,临床上酷似伤寒或播散性结核,后来由于面,颈,躯干及四肢均可出现脓肿,常因脓毒血症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

2.慢性鼻疽 开始全身症状可不明显,仅有低热或长期不规则发热,出汗及四肢,关节酸痛,以后,间有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发作,皮肤或软组织出现脓肿,附近淋巴结肿大,有时脓肿溃破流出多量脓液,亦可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关节,骨髓,肝,脾,肺,眼和中枢神经系统均可累及,病情发展缓慢,时好时发,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以上,患者渐见赢瘦,呈恶病质状,常因逐渐衰竭或突然恶化而死亡,亦有自行痊愈的病例。

 

鼻疽的检查

1.脓液或分泌物涂片检查及培养 涂片后可作亚甲蓝,吉姆萨,瑞特等染色,可见两极浓染的杆菌,但不易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相鉴别,近来以荧光抗体染色法,其特异性最高,培养亦能获得阳性的可能,污染杂菌较多的样品,直接分离培养有时不易成功,则常进行Strauss反应,即将样品用生理盐水研磨制成5~10倍乳制,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U于室温下作用3h后,取上清液给体重约250g雄性豚鼠腹腔注射0.5ml,3~5天后豚鼠发生阴囊红肿,睾丸鞘膜炎和睾丸炎,而后化脓,破溃,多于2~3周间死亡,必要时豚鼠死后可剖检,采取脓汁作细菌培养分离,进一步证实。

2.血液培养 伴有败血症者,可获阳性结果,一般患者阳性率不高。

3.免疫学检查 血清可作血凝及补体结合试验,前者敏感性较高,效价在1∶64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后者特异性较强,但操作麻烦,效价>1∶20才有参考意义,现已建立了较简便的固相补体结合试验,对照孔与试验孔溶血环直径差在6mm以上者,判为阳性,近来应用新的鼻疽检验方法,如间接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扩散溶血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和基因探针法等,但国内尚未广泛应用,鼻疽菌素皮内试验:将鼻疽菌素作1∶1000稀释后,取0.1ml注入前臂皮内,经24~48h,于局部出现红肿现象为阳性反应,常在病程4周内呈阳性反应,可持续数年。

4.急性肺部感染,胸部X片可见大叶性肺炎或局限性密度增高影。

鼻疽诊断鉴别

鼻疽的临床表现较复杂,常不易诊断,有与患病的马类接触或实验室中曾处理过致病菌等流行病学史,分泌物,穿刺液及血液培养,血清学检查(血凝及固相补体结合试验),鼻疽菌素皮内试验,感染物豚鼠接种等检查,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临床上应与类鼻疽,孢子丝菌病,链球菌蜂窝织炎,葡萄球菌感染及播散性结核病等鉴别。

鼻疽治疗

(一)治疗

一般治疗:病人须隔离,分泌物、排泄物及换药的敷料纱布等均应彻底消毒。脓肿必须切开引流,但要小心谨慎,以免感染扩散。对病变严重的组织可考虑手术切除。

药物治疗:过去多采用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人类鼻疽。常用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多采用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方法。一般采用链霉素(1~1.5g)或庆大霉素(16万~24万U/d)与磺胺嘧啶(4~6g/d)或四环素类(2g/d)联合应用,直至症状消失。此外,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等均对鼻疽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因此选用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也会有效。

(二)预后

鼻疽的预后较差,急性型病发若不治疗病死率可达90%以上,应用抗生素、化学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慢性型治愈率约30%~50%。

鼻疽护理

应用鼻疽菌素滴眼试验,可以鉴别出感染和未感染的马匹,即将鼻疽菌素滴入马眼结膜囊内,于滴眼后的第3,6,9,24h观察反应,如发生结膜炎,并分泌脓性眼眵者为阳性反应,已证明受感染的马类,不论其症状有无,都应立即处死,并深埋,对污染的马厩杂物应用含氯石灰等彻底消毒,曾与病畜接触的马匹,即使其眼试验阴性者,亦应隔离3周观察,对从事马匹工作的人,进行预防知识的教育,对患者应特别注意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消毒,对从事鼻疽杆菌检验的实验室工作者,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与消毒,对可疑受染者进行医学观察3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