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内分泌科 , 内科

温馨提示: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病因

喂养或饮食不当(40%):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必须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优质蛋白,才能满足需要,如果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即可致病。

疾病诱发(30%):

最常见者为消化系统疾病或先天畸形,如婴幼儿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唇裂、腭裂等,急、慢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长期发热,恶性肿瘤,先天不足或生理功能低下(早产、双胎)等均可引起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简介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可以表现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或者小儿肥胖症等。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急性发病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慢性者常有多种营养素缺乏。临床常见三种类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浮肿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浮肿型。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能量的摄入长期超过人体能量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的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儿童肥胖症呈逐步增多的趋势。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的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应引起社会及家庭的重视。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预防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并发症 并发症

无特殊的并发症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症状 常见症状 皮肤苍白 皮下组织水肿 体重减轻 皮下脂肪消失 肌肉萎缩

体重不增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随即体重下降,久之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首先累及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病程的进展各种临床症状也逐步加重,初起仅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变薄、皮肤干燥,但身高无影响,精神状态正常;继之,体重和皮下脂肪进一步减少,身高停止增长,皮肤干燥、苍白、肌肉松弛;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状若老人,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肌肉萎缩、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部分小儿可因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而出现浮肿。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的检查

根据小儿的年龄,喂养情况,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轻症患儿易被忽略,需通过定期生长监测、随访才能发现。确诊后还需详细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病因诊断。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诊断鉴别

 1.参数选择  采用WHO推荐的NCHS(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标准。

2.体格测量指标  评价儿童营养不良的三项人体测量指标是年龄的体重(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
3.统计学指标  据样本的特点采用标准差法,以小于中位数减2s为营养不良界值点。
4.分型与分度
(1)分型
①低体重(underweight):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倍标准差。
②生长迟缓(矮)(stunting):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数的2倍标准差以下。
③消瘦(wasting):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以下。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治疗

要及早发现轻症,防止其发展为重症,其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和治疗合并症。

(1)去除病因 应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迅速改进喂养方法。

(2)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 应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对食物耐受情况逐渐高速饮食,不宜操之过急,尤其对于中、重度患儿,热量和营养物质供给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否则引起消化紊乱反而加重病情。

(3)促进消化

(4)处理并发症 如腹泻所致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自发性低血糖各种继发感染,维生素A缺乏症所致的眼部损害等。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