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缺乏症–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肾内科

温馨提示:消化功能差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蛋白质缺乏症病因

(1)蛋白类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品种过于单一,缺乏必需的氨基酸。

(2)消化道慢性疾病导致的蛋白质类食物消化、吸收不良。

(3)严重的肝、肾等器官病变,造成蛋白质利用不佳。

(4)长期高热、甲亢、肿瘤等造成蛋白质分解加速。

(5)肾炎等病人由于蛋白尿等原因引起的蛋白质长期损失。

(6)老年人等因机体各器官功能低下造成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的“衰弱”状态。蛋白质缺乏症的预防和治疗,原则上除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外,主要是加强蛋白类营养素的摄入,(参见“蛋白质营养素”)。必要时可使用复合氨基酸等药物。

蛋白质缺乏症简介

蛋白质缺乏症是因蛋白类营养素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因为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度而导致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被消耗。主要表现为消瘦、疲乏无力、腹泻、贫血、血浆蛋白质浓度低下、营养性水肿、皮肤干燥粗糙、毛发枯黄等。儿童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

蛋白质缺乏症预防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蛋白质缺乏症并发症 并发症 肾小球肾炎肌营养不良症

容易并发肾小球肾炎,肌营养不良症等。

蛋白质缺乏症症状 常见症状 消瘦 蛋白尿 皮肤干燥 腹泻

主要表现为消瘦、疲乏无力、腹泻、贫血、血浆蛋白质浓度低下、营养性水肿、皮肤干燥粗糙、毛发枯黄等。儿童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

蛋白质缺乏症的检查

实验室的检查:尿白蛋白清除率,血液黏度,氧化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血清唾液酸测定。

蛋白质缺乏症诊断鉴别

根据主要表现如消瘦、疲乏无力、腹泻、贫血、血浆蛋白质浓度低下、营养性水肿、皮肤干燥粗糙、毛发枯黄等。儿童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再配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需要做如下鉴别:

①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厌食,如严重的心、肺、肝、肾脏疾患,胃肠道淤血,脑部病变,消化道梗阻,摄食困难如食道癌、胃癌;慢性胰腺炎、胆道疾患、胃肠吻合术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

②蛋白质合成障碍。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

③ 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消化道溃疡、痔疮、钩虫病、月经过多、大面积创伤渗液等均可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质丢失。反复腹腔穿刺放液、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治疗时可 经腹膜丢失蛋白质。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恶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可有大量蛋白尿,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巨肥厚性胃炎、蛋白漏出性胃肠 病、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也可由消化道丢失大量蛋白质。

④蛋白质分解加速。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使蛋白质分解超过合成,而导致低蛋白血症。

蛋白质缺乏症治疗

治疗: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 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消化功能差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病情严重者,可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蛋白质缺乏症护理

家人要给予患者的细心照顾,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