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间疝–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普外科

温馨提示:术后忌食易引起肠张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 

腹壁间疝病因

(一)发病原因

腹股沟斜疝疝囊突入腹壁层次间形成腹壁间疝的病因尚不清楚,综合文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疝的正常通道狭窄或闭塞:疝的正常通道狭窄或闭塞多见于睾丸下降不全患者,睾丸下降不全除与睾丸引带异常,睾丸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外,解剖异常,机械梗阻,筋膜覆盖阴囊入口,鞘状突未进入腹股沟管等亦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因素,由于睾丸下降不全多伴有鞘状突未闭并因此并发腹股沟斜疝,在疝的进展过程中,因腹股沟管和外环狭窄以及存有坚硬组织等阻碍等,疝的正常通道闭塞,疝块不能通过狭窄或被坚硬组织覆盖腹股沟管,可被推挤到腹壁组织间形成腹壁间疝,也有学者认为:当腹压突然增高时,腹内脏器强行扩张疝囊颈,大量疝内容物脱出,疝囊颈回缩时,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而突然增多的疝内容物强烈刺激并导致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腹横肌筋膜收缩关闭腹股沟管,疝内容物未能进入正常通道而入腹膜与肌肉之间,或形成腹膜前腹壁间疝。

2.不恰当的疝带压迫:如疝带没有压在内环口处,而是压在内环口以下,当腹内压增高,疝块能突出但不能通过疝的正常通道进入腹股沟管和阴囊,而是突向腹壁组织间。

3.手法复位不当:在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挤压时,因复位手法不当,将疝内容物强行挤过内环,未能全部还纳腹腔而嵌顿在疝囊颈处,形成腹膜前间隙疝,而且频繁的,不当的手法复位可造成疝囊壁与腹内环处周围组织薄弱松弛,也易诱发腹壁间疝。

(二)发病机制

依据疝囊潜入的途径,腹壁间疝分为3种类型:

1.腹膜前间隙疝(preperitoneal hernia):疝囊位于腹膜前与腹横肌之间,肠管嵌顿于疝囊颈处,该处隆起突向腹腔,腹膜与肌肉分离,此型腹壁间疝约占20%,

2.间隙疝(interstitial hernia):疝囊位于各层肌肉之间,可在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或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约占60%,

3腹外斜肌腱膜外疝(external ablique musculoaponeurotic hernia of abdomen):疝囊位于腹外斜肌腱膜外,约占20%,间隙疝疝囊的位置可在腹横筋膜与腹横肌之间,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或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少数腹壁间疝可能与腹股沟斜疝同时存在(有两个疝环或双疝)。

腹壁间疝简介

腹壁间疝(interparietal hernia)是腹股沟斜疝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腹腔脏器不通过腹股管下降,而是经腹内环突入腹壁各层次之间。

腹壁间疝预防

1.对于腹股沟斜疝应早诊断,早治疗。

2.在治疗腹股沟斜疝时应避免不适当的疝带压迫及手法复位。

腹壁间疝并发症 并发症 肠梗阻

体检时,因肠段嵌闭或绞窄,表现肠梗阻症状,局部可有压痛性肿块。

腹壁间疝症状 常见症状 阵发性腹痛 腹胀 腹痛 钝痛 胀感

部分病人既往有腹股沟斜疝病史,此次嵌顿后自行或医生予以手法复位治疗,复位后疝块“消失”,但腹痛症状仍存在,且进行性加重,体检可见肠梗阻体征,斜疝侧睾丸位置升高,下腹部内环附近触及包块并有压痛。

少数患者可在突然屏气用力或剧烈咳嗽后,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但无疝块脱出,下腹部内环附近处有触痛包块。

本病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可无症状或症状模糊,如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一般很少因症状而就诊,有时肿块较小位于肌层不易触及,再加上腹外环空虚,极少被医生注意而漏诊。

 

腹壁间疝的检查

1.X线检查:X线透视或腹部拍片有肠梗阻征象。

2.B超:提示下腹内环附近有异常气液体的肠管回声。

腹壁间疝诊断鉴别

诊断

1.病史:既往有腹股沟斜疝或腹股沟斜疝嵌顿病史。

2.临床表现:本次嵌顿后经手法复位治疗,疝块消失,但肠梗阻症状犹存并

3.辅助检查:X线透视或腹部拍片有肠梗阻征象;B超示下腹内环附近有异常气液体的肠管回声。

鉴别诊断

嵌顿肿块较大,容易误诊为肿瘤或脓肿,需做各种检查,加以鉴别。

腹壁间疝治疗

手术治疗:  

本病一经诊断,应急症手术。方法同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术。

预后:

暂无相关内容描述。

腹壁间疝护理

消除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忌烟、镇咳,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排尿通畅,对年老患者要了解其排尿情况,如有前列腺增生症等尿流不早应先予解决。

注意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对年老腹壁肌肉薄弱患者或切口疝、复发疝患者术前功尽弃要作腹壁肌肉锻炼,如仰卧起坐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