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内科 , 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定期检查血糖,血脂,控制高血压,减少或避免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病因

血供较差(30%):

血供相对较差,常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注”引起,此外,也见于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动脉重建术或大动脉炎后,急性结肠缺血大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少数可发生全肠壁坏死,穿孔或持续性结肠失血。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简介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支配结肠的动脉或其分支发生阻塞性疾病使局部肠壁供血减少或缺如而发生的肠道损害。缺血性结肠炎通常是自发性的,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其临床表现由于其严重性、累及范围、缺血损害发生的快慢、肠壁对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而不同。通常可见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以往并无结肠疾病史的,而突然出现急腹症的表现。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预防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本病以动脉硬化所致者为多见,所以早期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可以延缓此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本病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如年龄大,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突然发生腹部绞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者,应首先考虑此病以便早些治疗。

三级预防:

①在院或出院的病人应该进行扩血管治疗,定期复查血糖,血脂,控制高血压,减少或避免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

②对已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尤其是有肠管切除者,应该注意静脉营养,病人可进食后,注意膳食调配,调整营养状态。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并发症 并发症 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

1、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2、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症状 常见症状 腹泻 急腹症 腹膜炎 腹部压痛 腹胀 腹痛 肠鸣 便血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 休克

缺血性结肠炎通常是自发性的,其临床表现由于其严重性,累及范围,缺血损害发生的快慢,肠壁对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而不同,通常可见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以往并无结肠疾病史的,而突然出现急腹症的表现,其最一致的症状和体征是:腹痛,腹泻及便血,这种失血通常量很少,疼痛发作急骤,为痉挛性,常常局限于左下腹,大便急,并常伴有疼痛,可能出现继发与肠梗阻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部检查常可见与缺血结肠相对应部位的腹胀和触痛,一般没有明显的发热,直肠检查常可见带血的大便,心血管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检查

血液白细胞轻到中度增高,以中性多形核细胞增多为主,大便常规检查见大量红细胞,潜血阳性。

1.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可出现肠壁水肿增厚,肠胀气,腹腔积液等征象。

(2)钡灌肠检查:有重要意义,有人认为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2.纤维结肠检查

 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注意坏疽型不宜做结肠镜检查,其镜下表现为:

(1)急性期:起病72h以内,黏膜充血,水肿,多见散在出血点,浅表糜烂,约半数可有浅表溃疡,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界限清楚;活检可见炎细胞浸润,小血管内纤维素样血栓形成,腺管破坏及灶性出血。

(2)亚急性期:起病72h至7天,可见典型纵行溃疡形成,并可见明显的炎性渗出物;活检可见组织坏死及肉芽修复。

(3)慢性期:起病后两周至两个月,镜下仅见轻度炎症改变,无特征性,活检整体退行性变,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增生,并可见较特异的含铁血黄素沉着。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诊断鉴别

诊断

主要根据其有可能的致病因素或病因,相应的临床表现和一系列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这两种疾病都是以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为特征,患者常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及腹痛,并且症状很相似,所以有些时候,即使是医生也很难明确作出诊断。

3、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enteritis,PME)是一种急性肠道炎症,因在小肠或结肠的坏死黏膜表面覆有一层假膜而得名,本病易发生在大手术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故又有人称之为手术后肠炎、抗生素性肠炎。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治疗

治疗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取决于病因、敏感性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一旦诊断确定,并且临床检查不提示有肠道的坏疽或穿孔,则采用保守疗法。

1.支持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病人有腹痛,则给予胃肠外营养,使肠道得以休息,并尽快停用可引起肠道缺血的药物。积极改善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如补足循环血量,纠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

2.防治肠道继发感染

可应用对需氧菌和厌氧大肠埃希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3.给氧和肠管减压

如果有肠梗阻,则予以胃肠减压,并持续给氧,有助于改善全身和局部状况。

4.扩血管药物治疗

已经证实,罂粟碱、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胰导糖素能够使结肠血管扩张,并增加结肠血流或组织氧供。根据病情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护理

1、轻者适当休息,指导患者晚间安然入眠,重视午睡、重型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肠蠕动和肠痉挛。

2、要饮食有规律,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不过分饥饿、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平衡,避免因无节制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