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肿瘤–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泌尿外科

温馨提示: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泌尿道肿瘤病因

病因(60%):

病因不详,可能与尿道慢性刺激感染有关。根据肿瘤组织学分类,最常见的是鳞状上皮癌,其次是腺癌。近段尿道的肿瘤常为移行细胞癌。肉瘤或黑色素瘤则很少见。

 

泌尿道肿瘤简介

尿道肿瘤包括男性尿道癌及女性尿道癌。男性尿道癌原发性的部位而有不同,大多见的为移行上皮癌及鳞状细胞癌。发病的原因与尿道炎、尿道狭窄及反复尿道扩张有关,但是当肿瘤侵犯阴茎及会阴时则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尿道癌很少发生血行转移。到晚期转移较远部位最多为肺、其次是肝、胃转移。

泌尿道肿瘤预防

预防:

①尽可能减少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害物质,尤其是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②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药物滥用,在有害环境中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等。

泌尿道肿瘤并发症 并发症 尿潴留脓肿泌尿道肿瘤皮肤转移

尿道癌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①阻塞尿道,造成排尿困难,但极少发生尿潴留。

②感染,可穿过尿道海绵体,形成尿道周围炎,或致尿道周围脓肿,病原体经上性行运动可感染输尿管、肾脏或蔓延至阴囊、会阴部,形成会阴部尿道瘘。其他可并发泌尿道肿瘤皮肤转移等。

泌尿道肿瘤症状 常见症状 男性小便刺痛 瘤细胞浸润 瘤体牵拉 混浊尿 种植性结节 丘疹 结节 子宫内膜异位 肉芽肿 炎性细胞浸润

来自肾细胞和过度细胞肿瘤的皮肤转移癌或在局部转移(常在手术瘢痕上)或为远距离转移,来自肾细胞癌的转移癌(肾上腺样瘤),常见于头部颈部,移行细胞癌则常见于躯干和四肢。

肾细胞转移癌为单发性或广泛性真皮结节,颜色呈肉色,特别是紫色,有明显的血管分布,如kaposi肉瘤或化脓性肉芽肿所见,移行细胞癌皮肤转移癌,通常为一个或多个肉色真皮结节,疣状丘疹和炎症性斑块为较少见的皮肤转移癌。

泌尿道肿瘤的检查

肾细胞癌为透明细胞腺癌,其真皮内转移性结节由胞浆透明到细颗粒状的大而多角形细胞构成,核位于中央,几无多形性,细胞排列成片和索和有些腺样结构,肿瘤包埋在纤细,血管高度丰富的间质中,伴有某些红细胞外渗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移行性细胞癌的皮肤转移癌由分化良好具有小量嗜碱性到透明胞浆的大而卵圆形细胞构成,核有一定的多形性,可见数量不等的核分裂象。

 

泌尿道肿瘤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临床上短期(6~12个月)出现迅速增长的肿瘤结节,分布在原发肿瘤手术区域附近或相应淋巴引流区域的皮肤,且其组织病理形态与原发肿瘤有相似性,特别是具有多发性或多灶性瘤灶特征时,更应考虑为皮肤转移性癌肿。

2.皮肤或皮下脂肪血管或淋巴管内找到瘤栓,癌肿分布构型呈底宽上窄梯形式,一般不与表皮相连,瘤细胞周围极少有炎性细胞浸润,无汗腺导管角质护膜分化等,常属转移性皮肤肿瘤的特征。

鉴别诊断

女性尿道癌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尿道肉阜: 为发生于女性尿道口部位的良性息肉样组织。有时可与突出至尿道外口的尿道癌混淆。尿道肉阜以绝经后女性多见,伴烧灼感,呈鲜红色、质软、易出血的息肉样肿块,基底广,血管丰富,表面无溃疡与分泌物,有明显触痛,不向外浸润。

2.尿道尖锐湿疣 :为性传播疾病,除了发生在尿道外口外,多同时出现在外阴、阴道、肛门周围等,有排尿灼痛及尿道分泌物。鉴别困难时,取活组织检查。

其次应与kaposi肉瘤或化脓性肉芽肿。移行细胞癌皮肤转移癌鉴别。

泌尿道肿瘤治疗

早期:早期行全尿道切除术,肿瘤浸润尿道周围时可行阴茎部份或全切除及淋巴清扫术。男性后尿道及女性尿道癌须行膀胱及尿道切除并尿流改道术。

晚期:

1.化学治疗 :多用于姑息治疗,效果不肯定。

2.放射治疗: 有外照射和组织内照射,低分期小肿瘤放疗满意,较大的、高分期的后尿道癌放疗效果不佳,常见并发症有尿道狭窄、局部坏死、外阴脓肿、放射性盆腔炎等。

泌尿道肿瘤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