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病因、诊断与治疗

Category : 妇产科 , 妇科

温馨提示: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慢性盆腔炎病因

免疫因素(10%):

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亦可导致炎症的发生。

病情迁移(15%):

急性盆腔炎如未得到彻底治疗,病程迁延而发生慢性盆腔炎;也可能由于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病原体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

衣原体感染(10%):

有的患者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而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病理改变(10%):

部分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存在。

产后、流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病原菌进入创面(8%):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等各种对盆腔有一定损害的手术及侵入性检查,或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可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上行感染。

与性活动与年龄有关(10%):

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据美国资料,盆腔炎的高发年龄在15~25岁。年轻者容易发生盆腔炎可能与频繁的性活动、宫颈柱状上皮生理性向外移位、宫颈黏液的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

下生殖道感染(10%):

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可以通过下生殖道与盆腔的连接,进而导致盆腔炎症的发生。

性卫生不良(8%):

由于在经期进行性行为,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盆浴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不注意性卫生保健、疏于进行阴道冲洗者,盆腔炎的发生率高。

盆腔炎(简称PID)再次急性发作(5%):

PID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易造成再次感染,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

发病机制

1、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剖宫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极易感染;也见于绝经后雌激素低下的老年妇女,由于子宫内膜菲薄,易受细菌感染,严重者宫颈管粘连形成宫腔积脓。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间质大量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

2、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

慢性输卵管炎双侧居多,输卵管呈轻度或中度肿大,伞端可部分或完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输卵管峡部黏膜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粘连,使输卵管呈多发性、结节状增厚,称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

输卵管炎症较轻时,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形成输卵管积水;有时输卵管积脓变为慢性,脓液渐被吸收,浆液性液体继续自管壁渗出充满管腔,亦可形成输卵管积水。

积水输卵管表面光滑,管壁甚薄,由于输卵管系膜不能随积水输卵管囊壁的增长扩大而相应延长,故积水输卵管向系膜侧弯曲,形似腊肠或呈曲颈的蒸馏瓶状,卷曲向后,可游离或与周围组织有膜样粘连。

3、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

输卵管发炎时波及卵巢,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并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后由渗出物替代而形成。

4、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炎症蔓延至宫骶韧带处,使纤维组织增生、变硬,甚至失去正常功能。若蔓延范围广泛,可使子宫固定,宫颈旁组织也增厚。触诊可发现子宫常偏于患侧的盆腔结缔组织。

慢性盆腔炎简介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 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

慢性盆腔炎预防

1)加强妇女保健工作,要注意饮食调护,多进食新鲜蔬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康感染能力。

2)成年女性应注意避孕,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在生殖系统施行各种手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病菌侵入盆腔内。

3)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把预防盆腔感染的知识教给群众,教育妇女注意经期及产褥卫生,尽量避免阴道灌洗,注意产后卫生,避免产后感染。

慢性盆腔炎并发症 并发症 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症腹膜炎

1、慢性盆腔疼痛:与大网膜及肠管粘连有关。

2、导致不孕或者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炎可能会导致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卵巢粘连形成输卵管卵巢肿块,输卵管积水或积脓,容易导致不孕,发生率为20-30%,也可能发生宫外孕,发生率为二百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是正常妇女的8到10倍。

3、腹膜炎:与炎症上行迁移有关。

4、败血症:慢性盆腔炎患者可出现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低下,能引发全身性感染,进而引发败血症。

5、肠梗阻:与慢性盆腔炎导致的肠管粘连有关。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

慢性盆腔炎症状 常见症状 慢性盆腔疼痛 双侧下腹坠痛 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 女性小腹疼痛 周身不适 月经周期改变 子宫有局限性轻压痛 慢性盆腔痛 腰骶部酸痛 输卵管粘连

1.症状

(1)慢性盆腔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2)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和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

(3)月经异常:子宫内膜炎常有月经不规则;盆腔淤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

(4)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体征

若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的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3、检查

显微镜下可见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4、诊断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一般即可做出诊断。有急性盆腔炎史以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诊断多无困难。但是有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史及阳性体征,应该更加慎重诊断慢性盆腔炎,做好鉴别诊断,以免轻率做出诊断造成患者思想负担。

慢性盆腔炎的检查

目前检查方法主要有B超和碘油造影。

一、B超检查:可以查处两侧附件增宽、增厚,或有炎性肿物的情况。

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以显示输卵管阻塞的情况,包括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有利于对症治疗。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被检组织大量炎性增生。

四、还有一般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另外,阴道镜、腹腔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有利于诊断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诊断鉴别

诊断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一般即可做出诊断。有急性盆腔炎史以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诊断多无困难。但是有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史及阳性体征,应该更加慎重诊断慢性盆腔炎,做好鉴别诊断,以免轻率做出诊断造成患者思想负担。

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表现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在子宫后壁、子宫骶骨韧带、后陷凹处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此外,慢性盆腔炎久治无效者,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2.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卵巢肿瘤以囊性多见,恶性变的程度很高。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3.卵巢肿瘤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压痛,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病情发展迅速,可发生月经周期无关的持续性疼痛,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4.陈旧性宫外孕

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病程长,经反复内出血病情渐趋稳定。此时胚胎死亡,绒毛退化,内出血停止,腹痛有所减轻,但所形成的血肿逐渐机化变硬,且与周围组织及器官粘连。

陈旧性宫外孕患者可询及停经后反复内出血发作史,其临床特点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阵发性腹痛、附件肿块及低热。低热为腹腔内血液吸收过程引起,如合并继发感染,则表现为高热。 多有闭经史及阴道流血,偏于患侧下腹痛,妇科检查子宫旁有粘连的包块,触痛,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5.结核性盆腔炎

也是慢性疾病,多有其他脏器的结核史,腹痛常为持续性,偶有闭经史,常有子宫内膜结核,腹胀,偶有腹部包块,X线检查下腹部可见钙化灶,包块位置较慢性盆腔炎高,腹腔镜检查活检可明确诊断。

6、盆腔淤血综合症

盆腔淤血综合症(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又称卵巢静脉综合症(Ovarian VeinSyndrome)是引起妇科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为腰骶骨部间发性疼痛及小腹疼痛,向下肢放射,久站及劳累后症状加重。检查宫颈可见紫蓝色,但子宫附件无异常,症状与体征不符时,可通过盆腔静脉造影确诊。

7、其他情况

有时盆腔充血或阔韧带内静脉曲张也可产生类似慢性盆腔炎的症状,也应注意鉴别。

慢性盆腔炎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加载中